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从军中演化而来的江西永新盾牌舞带来其独特的表演魅力

 盾牌舞源于古代军队的盾牌战术,明代“用于练武防身”。但在后来的发展中,逐渐成为集武术、杂技、舞蹈、音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民间文化表演艺术样式。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永新一带家喻户晓。曾经有人说‘不练盾就不是男子汉’。

据永新县志记载:“盾牌在明朝以前,是境内流行的一种武术器械,供习武防身用。”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在他所著的《纪效新书》卷十一《藤牌总说篇》中说:“以藤为牌,近出福建,铳子虽不能隔,而矢石枪刀皆可蔽,所以代甲胄之用,在南方田塍泥雨中,颇称极便。”因此,一般认为《藤牌总说篇》所述是这种“武舞”——盾牌舞的源头。

至于盾牌舞具体在何时传衍到江西,又流变至永新,众说纷纭,最远的甚至可以追溯到秦朝时期黄河流域居民大规模南迁时传入,也有的说是由三国时期名将黄盖所创作的《团牌武》衍变而来。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清代康熙年间由广东传入。但据永新南塘村里的老人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一部分士兵成了散兵余勇,无家可归,便流落到永新县定居,当地群众称其为客藉人。这些士兵从原籍广西带来高超的武技,并为师授武,一来自卫防身,二来操练武术,跟从者甚众。永新县城以南的烟阁乡、在中乡、龙源口乡和泮中乡非常盛行习武,尚武的南塘村人尤其突出。他们刻苦学习,锐意进取,对所学技艺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完善,使其逐渐演变成集武术、杂技、舞蹈和音乐等表演形式于一体,既具观赏价值又能健身娱乐的永新盾牌舞。

盾牌舞风格特点为动作幅度小、频率快,表演时要掌握“推、挡、搭、架、逼、闪、跌、滚”八字诀。许多盾牌一人的祖先都是行伍出身的,发展到后来,盾牌舞又被戏剧吸收和改造,逐渐形成动作粗狂、雄健彪悍,队伍变化奇特、新颖、壮美,有着浓郁民族特色和磅礴的战斗气势。表演的武士一律头裹长巾,上穿黑底镶白边胸云花的对襟短衫,下着黑色紧口裤,裹绑腿,脚蹬黄麻草鞋。一位手执带响环的钢叉,扮演将官或敌方骑兵。其余的则一手持盾,一手握刀,一个个强悍威武。

盾牌舞剧情内容较简单,主要表演为两军对垒破阵,相互攻守,但阵势变幻莫测。整个表演分8个阵势,即四角阵、长蛇阵、八字阵、黄蜂阵、龙门阵、荷包阵、打花阵和收式。动作粗犷、雄健,队形变化奇特、壮美。表演开始时,武士各据一方,叉手勇猛攻击,左冲右突。紧接着阵势一变,成为头尾相接的长蛇阵,两军对峙,武士们踏着急促的鼓点大声呐喊。一段走步之后,突变为八字阵。又在一阵急促的鼓点中,八位武士并排滚挡,宛如黄蜂出洞,以席卷之势而来。接下去便是包围和反包围的"荷包阵"、"龙门阵"。最出彩的是"打花牌",武士们依凭平日苦练的武功,真刀真叉打出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跳牌"、"扯牌"、"壕牌"、"胶牌"、"滚牌"、"躲牌"。总之,盾牌舞动作粗犷、雄健、彪悍,队伍变化奇特、新颖、壮美,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磅礴的战斗气势,在传统民间舞蹈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

从历史角度看,永新盾牌舞是赣西南山区民俗民风的一个历史缩影,表现了一种激发民族斗志最原始的凝聚力,团队精神赋予了盾牌舞丰富的内涵。从艺术价值看,永新盾牌舞是一种民间综合性艺术,具有凝聚合力的文化底蕴。永新盾牌舞起于民间,服务于民间,它用最质朴的民间语言展示出一种最原始的民族凝聚力、团队精神和战斗精神,成为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

江西省永新县地处赣西南,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盾牌舞是流传在永新的一种民间舞蹈。据永新县志和南塘村吴氏族谱记载,盾牌在明朝就可“供习武防身用”,由此演化出的盾牌舞至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盾牌舞主要表现两军对垒破阵、相互攻守拼战的场面,由男子集体表演,两铁叉手与众多(8个以上)牌丁伴着滚、打、桩、躲的一系列动作,组成四角阵、一字长蛇阵、八字阵、黄蜂阵、搭牌、龙门阵、荷包阵、打花牌等八个阵式。阵式布局巧妙严谨,造型神采各异。

其动作特点为功架不倒,刚柔相济,疾而不乱。盾牌舞的音乐特点主要是吸收“灯彩”中的唢呐曲牌“锣腔”、“戏曲”中长音加花的“南路散板”和“国术”中的快板锣鼓等,加上表演过程中不断响起的铿锵的短刀响环声和演员们“嗬嗬”的呼喊声,为热闹气氛的营造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永新盾牌舞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是赣西南山区民俗的一个缩影,体现了最原始的民族凝聚力、团队精神和战斗精神。就艺术价值而言,集武术、杂耍、舞蹈、造型于一体,成为地方文化的典型代表。随着文化的快速发展和老艺术家的相继去世,盾牌舞有失传的危险,抢救工作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