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竹刻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竹刻是中国传统工艺之一。竹刻产品包括扇骨、笔筒、文具、对联等上面雕刻文字和图案的精美工艺品。我国人民一直喜爱竹子。竹子因其节实竿挺,虚中洁外,筠色润贞,四季长青,故自古以来被视作祥瑞之物,为人们所喜爱,几千年来一直是文人墨客歌咏和描绘的对象,从《诗经》、《离骚》到绘画中的“四君子“、“岁寒三友“,竹子都是朴素而气质高尚的象征。竹子是属君子型的植物,所以《幼学琼林》说:“竹称君子,松号丈夫。所谓“高风亮节”是人格的修养直接取法乎竹的证明。因此我国历史上特多爱竹成癖的古人,魏晋有“竹林七贤”,唐代有“竹溪六逸”,王维有“竹里馆”,苏东坡则宣称:“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宋代文与可的《竹颂》中提到“心虚异众草,节劲逾凡木”。根据雕刻技法风格竹刻分为嘉定派、金陵派等。嘉定派最早的创始人是朱鹤,在嘉定竹刻艺术中,以朱鹤祖孙三代最为著名,现今徽派竹刻名家众多,有洪建华、王家岭、张红云、曹志保等;金陵派在历史上也比较繁盛,以浅、简的用刀创造出非凡的韵致,五六十年代,出现了赵德桢等著名艺术家,如今金陵派比较式微,名家只有赵容、张林娣等不多的几人。

  竹刻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自明代正德、嘉靖以来,竹刻艺术发展迅速,几乎每个时期都涌现出一些杰出的艺术家。当时刻竹的文人多集中在江苏嘉定、金陵一带。有学者将这些精致典雅的作品按照雕刻技法和风格特点进行流派划分,于是出现了嘉定派、金陵派等。嘉定派生产中心主要是在江苏嘉定(今上海嘉定县)。嘉定派最早的创始人是朱鹤,在嘉定竹刻艺术中,以朱鹤祖孙三代最为著名。有记载称,其子朱缨,号小松和其孙朱稚征,号三松,均能继承父业。

  现今徽派竹刻名家众多,有洪建华、王家岭、张红云、曹志保等。而一般作者数量更多。洪建华是当代徽州派竹雕最具代表性的大师之一。他一方面创作教学,一方面在大学里开课讲学,并建立黄山市徽派雕刻博物馆,向社会传播徽派雕刻艺术。

  明清代竹雕、竹刻,名声最为繁盛的是嘉定派,发展到当代,一线名家有王威、张伟忠、蒋玉铭等人,但遗憾的是嘉定派没有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这与当代嘉定竹雕的艺术成就是极不相称的。

  金陵派在历史上也比较繁盛,以浅、简的用刀创造出非凡的韵致。可以说曾经和嘉定派并驾齐驱。直到解放前,仍有近百人从事创作。五六十年代,出现了赵德桢等著名艺术家。2016年,南京还举办了赵德桢老艺人百年诞辰的纪念展。但如今金陵派比较式微,名家只有赵容、张林娣等不多的几人。赵容是赵德桢老艺人的孙女,八十年代学艺,可以说是继承和发展了老艺人的艺术精神。

  苏州历来是工艺美术的重镇,竹雕、竹刻自濮仲谦等先贤开创以来名家辈出,当代大师有李宗贤、杨惠义、倪小舟、张泰中等人,深受藏家青睐。其中倪小舟隐居甪直十五载,研习各类传统雕刻技艺,对苏作传统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并建立了小舟竹刻艺术馆。

相关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