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戏曲,今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京剧或越剧及其他各地的地方戏。戏曲作为古代流行的娱乐形式,具有高度的传承性和艺术表现力。毕竟在没有电视的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娱乐记录了各种故事,过去的戏曲最能表达情感。国内的剧种很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故事和剧种。下面分享的是起源于浙江温州的瓯剧。
瓯剧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最早在明朝嘉靖年间便成为当地人的一种娱乐方式。在经过融合当地故事以及演员的演绎之后,瓯剧逐渐兴起,成为温州独特的本地戏曲。瓯剧主要以乱弹为主,再辅以演员的高腔,声音高亢且极具感染力,也因此常有称其为亢曲。瓯剧与清朝时大兴,最鼎盛时不缺听者直接无视温州话的晦涩难懂,仅仅是为了瓯剧的感染性而不远万里前来欣赏。
不过来到近代之后,瓯剧便不如以往,除却本地人好听以外,便也无人了解过这般戏曲。或是温州人有股敢拼的精神,又或是当地人不愿意这般艺术断了传承,瓯剧艺术研究院深度发展演唱技艺,而后多次参加国内的各类活动,逐渐将瓯剧打造成艺术性极高的表演形式。经过一代人的努力,瓯剧在上海的展出逐渐成为常态。
2010年起,瓯剧艺术研究院经过研究决定,在上海常驻,并且以上海为据点逐步开展瓯剧现代化传播。然而当时的上海,哪里有几人知道这瓯剧是什么。异样的演出形式,奇怪的剧种以及温州话,这使得不少人对瓯剧并不感冒,甚至对这般高亢腔调感到奇怪。早期在上海的传播异常困难,这使得瓯剧几近陷入难以逃出的困境中。 然而新老一代瓯剧人没有放弃,在尝试融合话剧形式的演出方式后,主动改编剧本以及创新剧本,继往开来的创造了《那年那秋》、《狮吼记》和《白蛇传》等大戏,并且还收获了第二十八届的上海白玉兰奖荣誉,而后更是推出了《高机与吴三春》和《青春瓯韵》等剧。
如今,瓯剧在上海开了一条新路,吸引了一批戏迷,逐渐成为上海人生活的一部分。这也得益于新时代瓯剧人的创新精神和对发展机遇的感知。只有不守旧的人才有能力开拓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