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木傀儡,时代新经典”就是高州木偶戏。有400多年的历史,是高州民间艺人不断吸收、转化、发展而形成的新剧种。从历史学、社会学、民俗学、美学、戏剧等方面来看,高州木偶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对研究中国戏剧史和民俗文化史具有重要意义。
高州木偶戏因“琢木为偶”而得名,又名鬼仔戏,是高州市城乡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汉族戏曲艺术品种。相传于明代万历年间传入高州,由一名艺人表演,集唱、做、吹、打于一身。木偶表演的全部道具,用一担木偶箱则可全部装下。高州木偶戏以杖头木偶为主,附加布袋木偶,造型十分精巧,它用坚韧的木料加工成型后,采用变形夸张的手法,进行彩绘、装潢,使之形神兼备,栩栩如生。高州木偶戏是以高州白话演出,唱词以七字诗体句式,唱腔称木偶腔,以高州山歌调为基础,以叙事方式进行。
木偶戏内容多取自历史演义、公案小说、民间传奇、神话故事,传统剧目不下数百种。所演人物忠奸、善恶分明,对群众有传播历史知识和传统道德教化作用。高州木偶戏的原始形态为单人木偶戏。目前,高州市拥有木偶班150多个,艺人500多人,他们一年四季活跃在城乡,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高州也因此被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广东省首批“民族民间艺术木偶之乡”。
听老一辈的人说,早在二三十年前,逢年过节或者婚庆嫁娶村民们都会请一个木偶戏班来表演助兴,那时的高州木偶戏很兴旺,单是木偶戏班就有两千多个,一年演出算下来足有一万多场。木偶艺人利用村中屋旁的空地或在屋厅中央,摆放一张方桌,则可以架设成为木偶表演舞台。高州木偶戏凭着漂亮的造型、独有的高州唱腔赢得了广大村民的喜爱。
2006年5月20日,被誉为“百年古傀儡,时代新经典”的具有400多年历史的高州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州单人木偶曾赴法国、德国、港澳等地演出,备受欢迎。“现有傀戏,后又人戏”高州木偶戏对研究中国戏剧发展史、民族民俗文化史、社区史和建设新文化都有重要意义。
高州木偶戏是民间艺术的瑰宝,古朴粗犷,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起到了传播历史知识和传统道德教育的作用,具有审美和历史价值。是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间接反映了高州人的性格、精神和价值取向,对研究高州民俗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友谊的使者,古老而清新,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