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珠算的由来及传承价值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始于汉代,成熟于宋代,兴盛于元明。清代以来在中国全国范围内普遍流传。珠算以算理、算法为基础,运用口诀通过手指拨动算珠进行加、减、乘、除和开方等数学运算的计算技术。珠算文化涵盖了与珠算相关的数学科学、数学教育、应用技术和智能开发等内容,在文学、历史、音乐、艺术等相关文化领域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珠算的由来及传承价值有什么说法?

  珠算是一种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方法。“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数术记遗》。算盘在元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元末明初得到普及并逐步取代算筹成为中国的主要的计算工具。明代经济高度繁荣,由于商业发展的需要,珠算得到广泛推广,逐渐取代了以前的通用筹算。在这种形势下,明人程大位编撰的《直指算法统宗》为珠算的推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明朝以后,中国珠算传到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后又逐渐流行于美洲。16世纪时还传播到周边国家和地区,对其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珠算文化涵盖了与珠算相关的数学科学、数学教育、应用技术和智能开发,在文学、历史、音乐、艺术等相关文化领域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珠算适用面广,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珠算开始走向衰落,其计算功能已由电子计算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