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文艺术丰富多彩的民族。随着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哈萨克民族乐器应运而生。经过先人们长时间的创作,给我们留下了各种有特色的民族乐器和器乐演奏方法,以及大量优秀的器乐作品。哈萨克族乐器有冬不拉、节特根、阿萨塔亚克、色布孜克、库布孜、尚库布孜等。其中冬不拉是哈萨克民间最流行的传统乐器。适合表现快速的乐曲。
哈萨克族的特色乐器有哪些?
哈萨克传统文化非常灿烂,尤其是在音乐和舞蹈方面。因此,他们经常使用各种乐器来演奏歌曲或舞蹈,同时也设计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
东布拉,适合表现快速的乐曲,又名东不拉、东布拉,以松木、桦木为原料,精雕细刻,镶嵌精美。是一种三角形的音箱,哈萨克以近代大诗人阿拜命名,叫“阿拜冬不拉”,一种音箱是椭圆形,以哈萨克民间阿肯江布尔命名,叫“江布尔冬不拉”。
库布孜,适合声音细腻、深沉、典雅的音乐,是哈萨克族弓拉弦鸣乐器。中文也翻译成霍布兹、霍布斯、柯布孜等。历史悠久,结构简单,音色柔和,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演奏方法比小提琴复杂。生活在草原上的新疆哈萨克族人,白天放牧,夜晚在缀满群星的天穹下守护牲畜。
尚库布孜,将琴弦跟铃声汇融一体,是近代哈萨克族流行的一种复合拉奏乐器。琴由铁皮制成,犁形,上面固定钢弦。演奏者手上套音手铃,拉奏钢弦。演奏时,形成独具特色的曲调和音响,此乐器在民间多为妇女演奏。
节特根的音乐优美动听,其琴身长约1米,呈长方形,由一整块木头雕凿而成,木盆状音室,类似汉民族的古琴和古筝式的卧式弹奏乐器,由于琴有精良的共鸣箱,备有较多的琴弦,所以弹奏起来音量大,音域宽。
色布孜克的音量较小,音色较为柔和,是哈萨克族民间艺人最常用的一种吹奏乐器,被哈萨克族人誉为“心笛”。这种乐器类似于汉族的竖箫,是一种竖吹木笛。哈萨克语是“吹”的意思。原先用草原上的一种“从文依草”制成,如今发展到用松木、骨头、铜片、铁筒和钢管做原料。
阿萨塔亚克富有节奏感,是一种握在手中摇动发声的乐器,也是萨满巫师跳神时所用,形同花伞,由一大一小组成。形同花伞,由一大一小组成,圆顶周围缀有许多小项链式的银响环,盖上雕镂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全长月1.3米。
总的来说,竖弹类的弹拨乐由于音域广,易于转调的特点,在现代民族管弦乐中往往能担任各种角色也越来越广为人知;但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乐器都没有标明音位,演奏技法多变,在民乐中的学习难度也是数一数二的,素来有“千日琵琶百日筝”的说法,因此普及度还不够高。希望感兴趣的各位多多点赞推广,让国乐也能壮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