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青瓷的传统烧制工艺是以中国浙江龙泉的瓷土、紫金土、石灰石和石英等为原料,采用手工拉坯成型技术和家传配料方法,用窑炉高温(1310℃左右)烧制青瓷的一种具有制作性、技能性和艺术性的传统手工技艺,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制作与技能性主要表现在原料配制、成型装饰、高温烧成等方面。2009年9月,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被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全球唯一入选“非遗”的陶瓷类项目。
龙泉青瓷入选世界非遗哪一年?
龙泉窑有1600多年的生产历史,作品主要在釉色上吸引人。施釉往往多次,釉较厚,玻璃光感很强。龙泉窑的白胎青瓷,胎质细腻致密,白中泛青。釉层柔和无开片,足底露胎处呈赭红色,俗称“朱砂底”。驰名中外的龙泉窑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釉质晶莹的青玉,其色调可与翡翠媲美,达中国古代青色最佳的境界。
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最大、出口范围最广的青瓷名窑。青瓷烧制不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上乘青瓷青翠滋润、莹澈剔透,富于韵味,有“类玉”之美,具有玉文化的内涵,被誉为人工制造的美玉。中国古代《诗经》中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之说,将有德之人喻为玉。龙泉青瓷釉色与自然界青绿色调相融合,符合“道法自然”的古典审美理想。2009年9月,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人类“非遗”项目中唯一的陶瓷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