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戏是一种古老的戏曲剧种,曾流传于山西、河北、内蒙古、陕西等地。是民间祭祀与地方戏曲相结合的传统文艺形式,具有浓郁的边塞地方特色。塞剧形成于宋金时期,历史悠久,被誉为戏曲界的“活化石”。
赛戏流传于哪些地方其表演形式结合了哪些内容?
《汉书·郊祀志》中的祭祀活动就叫做“塞”,六朝以后称“赛”。历史上山西北部十年九旱,所以有很多祈求风调雨顺、驱鬼瘟疫、追斩旱魃的赛祀活动。在举行祭祀仪式的过程中,出现了赛戏。这种特殊的戏剧表演和祭祀仪式被称为“赛”。因此,民间也称之为“神赛戏”。清代中期,地方戏兴盛,赛戏受到冲击。但因其演出与赛祀活动合为一体,故未被其他剧种所取代,有些台口若请其他剧种,也需赛戏开台后方能演出。赛戏由地方乐户专业演出,他们以家庭为单位,各自组成赛戏的专业班社。
赛戏流行于内蒙古、山西和河北的部分地区。为古老的原始戏剧,与民间的原始宗教、道教祭祀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山神与女娲是供奉的主要对象。在活动上倡导全民参与,在时间上主要限于元宵节,在表演上为白话式,在内容上主要为军国征伐戏类。是我国先民创建戏剧的活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