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剧是江苏省扬州市的地方传统戏剧,原名维扬戏,俗称扬州戏,流行于扬州、镇江、安徽部分地区及南京、上海等地。是以扬州民间歌舞小戏花鼓戏和苏北民间酬神赛会时由男巫扮演的香火戏为基础,吸收扬州清曲、地方民歌小调而最终成型。扬剧历史悠久,底蕴丰厚。不仅是扬州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中国地方戏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扬剧音乐曲牌众多,角色有生、旦、净、丑等,重视丑、旦的表演,形成基本的喜剧风格。
扬剧起源流行于哪些地方其音乐曲牌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扬剧是起源于江苏扬州,成长于上海的汉剧之一。以古老的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吸收了扬州清曲和民间小调而发展起来的。最初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被称为“维扬戏”。新中国成立后更名为扬戏,主要流行于苏中、苏北、苏南、上海、安徽等地的部分地区。
扬剧音乐属于曲牌体,主要由花鼓戏音乐、香火戏音乐、扬州清曲和小唱组成。花鼓戏音乐包括种大麦调、磨豆腐调、深亲调、跌怀调等曲调,风格健康淳朴、生动活泼;香火戏音乐包括上字句、十字句、快板、船调、渔调等曲调,高亢粗犷,乡土气息浓郁;扬州清曲和扬州小唱包括满江红、叠落、侉侉调、梳妆台、剪剪花等曲调,行腔优美,典雅细腻,娓娓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