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又名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河南讴,在河南省西部山区称为靠山吼。是中国梆子声腔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剧种,主要流行于河南省并流传于全国各地的传统戏曲。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传承了几百年,早在清朝就有了。豫剧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昆腔、吹腔、皮簧及其他梆子声腔剧种的艺术因素,同时广泛吸收了河南流行的民间音乐、曲艺说唱跟俗曲小令,形成了淳朴、厚重、细腻、充满乡土气息的特点。豫剧被西方人誉为“东方咏叹调”、“中国歌剧”等。
豫剧的名字是怎么来的又有哪些特点?
豫剧又叫河南梆子,河南高调。由于早期的演员都是用自己的本嗓演唱,所以在起腔和收腔时都是用假声翻高尾音带“讴”,又叫“河南讴”,豫西山区的表演多以山地、平地为台,当地称之为“靠山吼”。因河南省简称“豫”,解放后定名为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
豫剧艺术古今兼备,刚柔并济,豁达大度,有“中和”之美。豫剧擅长唱功。首先,豫剧唱腔铿锵有力,大气磅礴、抑扬有度、富有热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豫剧行腔酣畅,口齿伶俐,本色自然,有血有肉,善于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豫剧节奏明快有力,矛盾冲突尖锐,故事有始有终,再加上曲调幽默风趣,使得豫剧不仅适合演轻喜剧,也适合演帝王将相的大场面。豫西调委婉优美,唱腔悲凉,很适合演悲情剧。豫剧在关键剧情上一般都安排有大板唱腔,唱腔流畅、节奏鲜明、极具挑战性,一般吐字清晰,易被观众听清,显示出特有的中原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