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的服饰种类非常多,色彩鲜艳,其款式多样,多达300余种,是我国民族服饰之冠,其特点与自然崇拜和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彝族人民创造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服饰习俗。
那么彝族的服饰其文化特点是什么?
彝族服饰不仅在性别、年龄、盛装、常服等方面有所不同,而且还有婚服、丧服、祭司服、成人服等专用服饰。彝族服饰具有非常独特的民族风格,它的形成和发展是由彝族所处环境的自然条件、经济生产的便利性、人们的审美心理以及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风俗文化决定的。不仅具有历史传承性,而且是一种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和变化的异质文化。
彝族服饰有地域差异。四川、贵州、云南、广西四省的彝族服饰各不相同,甚至同一方言区不同居住地的彝族服饰在质地、款式、服饰等方面也不尽相同。在过去,这种差异是区分彝族不同支系的标志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彝族人民在保留传统服饰特色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他民族的一些服饰因素,对服饰的质地、风格和民族特色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当代彝族服饰文化。
根据地域传统、色彩、质地、风格、服饰习惯、服饰工艺等,彝族服饰可分为凉山、乌蒙、红河、滇东南、滇西、楚雄六种类型。彝族服饰朴素独特,完整地保留了传统服饰的文化特征。女上衣均为右衽大襟衣。男女老幼皆披擦尔瓦、披毡,裹绑腿,套毡袜。男子发式为传统的“天菩萨”,头饰为“英雄结”,左耳戴蜜腊珠、银耳圈等饰物。下着长裤,并因语言、地域不同而有大、中、小裤脚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