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漳州片仔癀被称为“药中茅台”,究竟能治啥病?是怎么从宫中秘方传承至今的?

  片仔癀牌片仔癀是国内外著名的名贵中成药。是漳州片仔癀药业有限公司独家生产的中成药锭剂,其配方和工艺均为国家绝密,是国家一级保护中药品种。最初是明朝太医的秘方。太医出家后,来到相对稳定的闽南漳州普善寺出家。他根据宫廷秘方,研制出退黄消肿的特效药,为一方百姓解除了许多病痛,赢得了百姓的信任。因形似绳子,用时切成薄片内服或外敷,片刻见效,故称片仔癀。

  片仔癀随着当地华侨“下南洋”而流传到世界各地,享誉斐然。片仔癀是用麝香、牛黄、蛇胆、三七等名贵中药精制而成的。对急性、慢性肝炎,刀、枪、骨折和烧、烫等多种创伤,脓肿、无名肿毒及一切炎症引起的疼痛、发热等,有显著疗效。外科手术后服用,能消炎止痛,防止伤口感染,加快愈合,因此被国际友人誉为“中国特效抗菌素”,海外侨胞、港澳同胞更称之为“安家至宝”的“神丹妙药”。

  漳州片仔癀为棕黄色或灰褐色,有密细纹,可见霉斑,气微香,味苦、微甘。漳州片仔癀的功能主治是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无名肿毒,跌打损伤,烫烧伤等各种炎症。

  该药原是明朝太医的秘方。福建漳州方言把一切炎症统称“癀”,吃一片该药即可消炎退癀,故名片仔癀。相传明朝万历年间,宫廷政变,有一太医不满朝政,取方出僧,明朝动乱中档案流失,故而明清太医秘方不见经传,但可从片仔癀处方中主方三七去考证,典籍首见于李时珍《本草纲目》,时间是一五五六年本记载三七产于南方深山,既稀又贵,用三七入药传入宫廷,再配置成方,用特殊工艺制作成片仔癀后定为宫廷秘方。

  当为传世之宝,需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盛名,所以我们可以判断片仔癀成方之日当不晚于崇祯年间(公元一六二八年或一六四四年)。那位削发为僧的太医原籍是闽南,后则在璞山岩庙主持传授徒弟几代。民国时期漳州城的一些茶庄开始制作片仔癀。1956年,政府宣布进行私营改造,成立公私合营的漳州市制药厂。片仔癀商标原为僧帽牌,1956年纳入漳州制药厂,成为全国独家生产的名贵药品,改名荔枝牌。该药选用麝香、牛黄、蛇胆、田七等多种贵重药材精制而成。对急慢性肝炎、喉痛、烧伤、刀枪伤痛、无名肿毒及一切炎症引起的疼痛、发热,具有消炎止痛、清凉解毒的作用。外科手术后服用,能消炎止痛,防止伤口感染,加快愈合,因疗效好,适用范围广,副作用小,被视为医药珍品,驰名中外,在国际上誉为“神州妙药”、“中国特效抗菌素”。1979年获国家银质奖,1984年获国家金质奖。远销台湾、港澳、东南亚和日、英、美、法、加拿大等国和地区。

  据说在东南亚地区华侨中,一些老人重病或即将离世的时候,家人都会给他服用片仔癀。因为他们认为,如果连片仔癀都无法救治的话,恐怕就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可见这一药品在当地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不如,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片仔癀”这个神秘的“国宝名药”的来历。

  相传,片仔癀是明朝太医院秘方“御用良药”,由于外形如条索,用时切一小片内服或外敷片刻见效,所以叫做“片仔癀”。万历年间,宫廷政变,一位闽南籍的太医,携带药方出逃,至璞山岩庙削发为僧。明朝动乱中,档案尽皆流失,包括明时太医的秘方都不见经传。唯独可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对三七的记载中获知一二,书中记载三七产于南方深山,既稀又贵,用三七入药传入宫廷,再配置成方,用特殊工艺制作成片仔癀,后定为宫廷秘方。

  时间为一五五六年,并未记载药方的真实面目。由于药方得上述机缘随太医流落民间,民国时期,片仔癀秘方为漳州“馨范茶庄”所得,并生产“僧帽牌片仔癀”应市,片仔癀才从佛门传到民间。解放后片仔癀也曾担任着小角色,经历10年冬眠时间,知者少,用者微。今天我们能见到这一“国宝名药”,实属幸运;而其药方的庐山真面目流传到今,仍未被全面揭开。

  驰名中外的片仔癀集团(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传统名贵中药,它精选牛黄、麝香、蛇胆等名贵药材科学配方精制而成,药理与临床应用都证明本品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等功能,疗效显著。几十年来用户反映片仔癀对肝炎、胆囊炎、跌打、烧伤等均有独特功效,特别是对癌症患者,早期服用可根除,晚期乃可延长寿命,并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是消除病痛、治病救人的灵丹妙药。

  在国内外市场享有极高的信誉。几十年来该产品供不应求,并畅销国内国际市场,每年为国家创汇一千多万美元。一九七九年荣获国家银质奖,一九八四年荣获国家金质奖章,一九八六年创质量管理奖,并被列为国家一级保密产品,一九八九年金质奖复评通过,一九九四年金奖二次复评通过,2009年中华老字号网络影响力10强,漳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0年成为上海世博会福建馆支持机构等多种殊荣。

  漳州片仔癀药业独家生产的中成药——片仔癀的独有魅力,体现在其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广泛的适应症和行销最多国家或地区的中成药。据考证,明朝嘉靖年间,有一宫廷御医因不满暴政携秘方逃离皇宫,几经辗转迁徙,隐居漳州为僧,后为救当地民众疾苦而悬壶济世,用宫廷绝密配方及其独特工艺精制出片仔癀,意为一片即可退癀(癀是闽南语,意为热毒肿痛)。

  因其疗效显著,极受民间欢迎,闽南旧时风俗奉之为“镇宅之宝”。随着华侨移居南洋,片仔癀声誉逐渐远播东南亚。时至今日,当年的宫廷秘方、镇寺之宝,今天已成为蝉联国家金质奖、列为中药一级保护品种、首批通过原产地标记认证的著名中成药之一,多年来位居我国中成药单品种出口创汇首位,在海内外市场享誉斐然,畅销不衰。

  片仔癀与云南白药一样,二者作为我国中药的两大独家生产绝密品种,其特效配方及独特工艺受国家绝密保护。今天,我们仅能从片仔癀的产品说明中了解到它的四大主要成分:麝香3%,牛黄5%,田七85%,蛇胆7%。这四种成分均为我国名贵中药,其中麝香的来源——麝,已被列为国家濒危物种。

  众所周知,片仔癀的名声已经延续了几十年,长达400多年。如果药没有独特的功效,也撑不了这么久,相信片仔癀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是金子总会发光。问题是如何珍惜。从治病救人、为国家和社会赚取外汇和财富、造福人类的角度来照顾它……我们一起来守护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