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潮州抽纱有什么特点?其创作题材以什么为主?

  潮州抽纱刺绣技术结合了中国传统刺绣和西方刺绣技术,按照图案间隔有序地去除布料中的经纱和纬纱,然后绣出优雅的花窗,形成独特的工艺品。刺绣工艺起初主要分布在潮州市区,后来逐渐扩展到韩江两岸、潮安平原、凤凰山区、黄冈河流域等乡镇,并流传到整个粤东、福建、江西等地。

  据《潮州府志》记载:“抽纱业始于清末,它是外来抽通工种与潮州本土刺绣工艺结合的产物。”潮州抽纱是根据预先设计的图案,将布料所绘花纹部分的经线或纬线挑断抽出,然后在剩余之处用绣线连缀成透空装饰花纹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品,因其多用棉花、麻布、法丝、玻璃纱等为面料,由白色或淡浅色纱线绣制,所以民间俗称“做白纱”。早期的潮州抽纱主要分布在潮州城区,渐次外延至韩江两岸、潮安平原、凤凰山区、黄岗河流域等乡村集镇,并辐射至整个粤东地区以及福建、江西。潮州抽纱图案设计多选取传统的花卉、草纹、龙凤等题材,讲究点、线、面的结合,层次布局疏密得当。潮州抽纱刺绣主要有台布、被枕套、手巾等40多类产品,其构图独特,针法细腻,色调淡雅,美观实用。

  潮州抽纱的用料,除了常用的棉布之外,毛、丝、麻、化纤、丝绸都可以用作抽纱介质。法丝布、竹丝布、玻璃纱、化纤布、亚麻布等则是常用的高档进口材料。潮州抽纱艺术讲究在设计中根据产品的用途来选择用料和花色,比如台布和被套等常见的实用性产品,多选用棉布或亚麻布等纤维强度较高的材料作为底布,图案也多为民间喜闻乐见的吉祥图案。具有装饰性的抽纱作品,如手帕或者服装之类,则更多地选择法、竹丝布或玻璃纱等较为高档的进口原料,这也是潮州抽纱制品所独有的材质。

  潮州抽纱的特色在于浮凸和通透。它以多层镂通和剔透玲珑的空间艺术为借鉴,以技艺精美、轻盈淡雅见长。潮州抽纱将潮绣传统的垫绣技艺加以应用创新,用纱线代替传统潮绣中垫底的棉花和纸丁,再用细密的丝线绣出艳丽的花朵将下面的纱线遮住,浮雕般的立体感油然而生。浮凸是抽纱门类中技法和艺术成就较高的绣种,作品以具有代表性的玫瑰、菊花、葡萄等图案纹样为主。

  抽绣是将布底上的经纬线拉成细密的地纹来进一步衬托主花的表现手法。抽绣中常见的方法是抽线,即在布底上抽去一定数量的经纱或纬纱,或抽三留四,或抽二留三不等,然后再用线绕成几何形花纹。通锦绣是抽纱中的通花与刺绣的再结合,是将抽通与垫绣技巧熔于一炉的全新艺术品。通锦绣以浮凸垫绣为表现主体,背景空间则以“抽、拉、挽、缚”等抽纱技艺织成千变万化的几何纹样,在一通一浮中烘托繁花似锦之意。既有抽纱的淡雅清隽,又有潮绣的精致瑰丽。

  潮州抽纱有着多种针法技艺和繁复精致的设计布局,按照其制作方法装和用具材料的不同,大致可分为抽通、刺绣、钩编、补布、拼贴等几大类。每个大类之下,又有若干不同小类的抽绣技艺。抽通以“对丝厘”“挽窗”“花窗”“扎目”等为代表,即先在面料上抽研取经纬纱线,再按照纹样进行雕空。刺绣是较为常见的,主要有“托地绣”“垫绣”“十字绣”等。

  钩编是用钩针在底布上进行编织的一种技艺,具有“露、活、柔、密”等多种艺术风格。补布是通过针线将各种不同材质的布料进行组合的制作技艺。拼贴类则是综合上述诸多工种针法,对不同布料或相同布料进行拼接的技艺。不同技法在产品中交替使用,各显特色,抽通类花纹晶莹通透,若隐若现;刺绣类花纹色彩丰富,立体感强;补布类层次鲜明,形如浮雕。

  潮州抽纱潮州抽纱的主要纹样有自由图案、草尾图案、花边图案、角形方块图案、集锦图案、圆形图案等。自由图案轻松自然,草尾图案浪漫奔放,角形方块图案严肃庄重,集锦图案富丽高雅,圆形图案则透视出美满与幸福。潮州抽纱的主体花卉图案既有中国传统的牡丹、并蒂莲、连理枝纹样,又有玫瑰、蔷薇、海棠、百合、草尾、牵牛花、郁金香、康乃馨等西方装饰纹样。潮州抽纱整体纹样设色素淡,舒朗精致,恬适高雅,富有感情色彩和节奏韵律之美。

  潮州抽纱艺术的创作往往是多种技法、多种图案纹样的统一,并以构图饱满、组合自由、内容丰富见长。构图中多以适合式构图方式为主,其中的图案纹样则是运用自由组合编排的方法。自然界里的动植物、幻化世界中的祥瑞物和各种抽象形式的几何纹样等均可协调入画。甚至手帕大小的空间,也可以根据设计者的构想和画面需要,集各种花卉、果类、动植物等百种纹样,按对称、连续等手法自由组合成画面。

  潮州抽纱的创作题材主要以植物花卉为主,作品中的造型通常基于写实的基础,表现出一种意象美,在表现方式上常采取抽通、绲边等突出线条美的形式化、图案化处理。潮州抽纱绣在花卉的表现上具有“花中有花“花外有网”“花内有网”等多种形式,植物的叶子与茎脉成为连接花与花的组带,以流畅自然的曲线形式,巧妙而合理地整合了不同形态的花卉造型,具有丰富细致、层次分明的审美效果。潮州抽纱常用的花卉种类主要有大丽花、扶桑(大红花)、牡丹花及菊花等,均为传统的寓意吉祥的花卉图案,除花卉外,果实也是常见的创作题材,这与潮州人崇尚“花开富贵、多子多福”的传统文化内涵有关。

  《双凤朝牡丹》,由汕头抽纱公司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艺美术师黄汉通设计,由潮州市14位女工用5个月的时间制作而成。作品以百鸟之王凤凰和百花之王牡丹为题材,表现了凤凰迎春、百花争艳的景色。整幅作品布局巧妙,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色彩淡雅,是潮州抽纱技艺中的代表作。

  《鳞羽图》,又名《龙凤》,作品由老抽纱艺人陈铁泉设计,潮州抽纱刺绣传承人祝书琴等人制作,它以万兽之首的腾龙、百鸟之王的凤凰为主体,整个画面包含101条飞龙,268只舞凤,还有成千上万种奇花异卉,作品丰满充实,典雅时尚,具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潮州抽纱从制作工艺到纹样构图,处处体现出潮汕民间工艺的传统特点,是潮汕地域文化传统的独特见证。潮州抽纱既是实用的艺术品,也是可以馈赠的礼品,它既有经济价值,又有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的极度萎缩,对劳动密集型的刺绣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大量刺绣女工正在流失和老龄化。此外,年轻人不愿意继承这项技艺,随着老艺人的逐年减少,传统刺绣技艺将面临灭绝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