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泉州锡雕是怎样惊羡时光的?始于什么时期你知道吗?

  泉州锡雕技艺主要分布在台湾省、泉州市等地。泉州锡雕历史悠久,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泉州锡雕技艺是江南花雕的代表,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品种齐全,集传统雕刻和铸造艺术于一体。

  泉州锡雕具有悠久的历史,始于唐宋,盛于明清。据《鲤城区志》卷五记:“……唐代,鲤城的手工业生产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宋代,进入鼎盛时期,……以‘泉缎’命名的丝织品、铜锡金属工艺品和陶瓷、农具等手工产品远销国内外,……”泉州锡雕工艺随着泉州港“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而逐渐发达。

  据《鲤城区志》卷五第二章记:“宋元时期,泉州制作各种铜、铁、金、银、锡器的技术已达相当水平。”“清以前,泉州有制作铜锡器工匠。清代,出现铁作铺、铜锡店、铸鼎炉作坊……”。在泉州中山中路就有一条巷,从巷头到巷尾,开设了好多打锡商铺,“打锡巷”由此得名并一直沿用至今,它见证了泉州锡雕技艺的兴衰。打锡巷中“连发锡铺”的杨氏家族还存有明清年代的锡雕模具。

  锡雕艺术可分为花雕和素雕南北两大派系。素雕以北方为主,花雕以江南为代表,制作祭祀宫灯等用品。泉州锡雕技艺是江南花雕的代表,在其锡雕艺术中,“天宫”、泉州“东西塔”、“拱斗莲花灯”、“万字凤钗宫灯”、“北京故宫角搂”等具有闽南特色,“东西塔”存于武汉长江大桥博物馆里。

  杨氏锡雕艺术品除了以上古建筑类之外,还有花灯类和祭祀、日用类等,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种类齐全;风格华丽、古朴大方,集传统雕刻、铸造艺术于一体,富丽堂皇。

  泉州锡雕历史悠久,与宫庙、民俗关系密切,对民俗研究有重要价值。作品富含殷周、古汉青铜器纹饰及闽南地区古建筑所有装饰纹样、形式,对研究闽南传统装饰艺术具有参考借鉴作用和文化研究价值,推动锡雕艺术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宝贵的科学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