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曲阜楷木雕有什么特点?有多少年历史了?

  曲阜楷木雕是山东古老的地方传统雕刻艺术之一。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其原料来自孔林曲阜特有的珍稀植物楷树。史料记载:孔子门人子贡为楷雕创始人。他用楷木雕刻的其师孔子、师母亓官氏的两尊圆雕坐像,已成千古传世之宝,现存于孔子博物院内。孔林中的“子贡手植楷”就是其珍贵的历史遗迹。相传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子贡为师庐墓六年,从外地搬来奇花异草种在墓旁以示悼念。后人视子贡为尊师重道的典范,楷树为稀有树种。该树树龄千年以上,又硬又细,色泽金黄,故有“软黄金”、“南檀北楷”之誉。

  曲阜楷木雕的传统产品是手杖和如意。楷木木质坚硬柔韧,色呈金黄,刻制成杖不会暴折;刻制如意,玲珑剔透,花纹如丝而不断。楷雕手杖和如意历来是孔府向皇帝进贡的贡品。光绪十七年,山东巡抚给慈禧太后的寿礼就是曲阜楷雕的一柄寿杖和二架如意。寿杖刻有百龙戏珠,玲珑细巧;如意刻八仙庆寿,群仙神态各异,栩栩如生,被西太后称为绝技。解放前,曲阜楷雕的如意和手杖曾在巴拿马博览会上获奖。

  解放后,政府将老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以楷雕为主的曲阜县工艺美术厂,除雕刻手杖、寿杖、如意外,还增加了孔子像、佛像、仕女、笔筒等新品种,在历届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上都博得好评。

  四代家传的著名雕刻老艺人颜景新,匠心独运,因材施艺,以精湛的技法,利用楷木根部的自然形态,雕刻了一尊气宇轩昂的孔子立像。这尊高一米一的雕像,在一九八一年山东省工艺品赴香港展览中,深得香港艺术界的赞誉,《大众报》、《文汇报》纷纷刊登照片介绍,给于很高的评价。目前,楷雕工艺品已成为深受国内外游客欢迎的旅游纪念品。

  曲阜楷木雕经历代艺人们的辛苦创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取法正宗,形神兼备,刀法古朴简约,浑厚精细。楷雕技法分圆雕、浮雕、透雕和镂空雕。楷雕的制作工艺计有十几道之多。楷木雕产品也由原来的“寿杖”、“如意”几个品种发展为孔子像、各种人物、花鸟走兽和文具等近百个品种。如意图案有龙、凤、蝠、鹿、鹤、八仙、三星等题材,寓意好运当头、幸福吉祥。头为灵芝祥云状,通体雕花、浮雕、透雕、镂空雕等众多雕刻技法,交叉使用。作品赋有神韵,行乎自然、高贵典雅。

  历史上,曲阜楷木雕一直是孔子府象征吉祥的装饰品,其优秀作品是孔府向历代皇帝进贡和送给达官贵人的礼物。光绪十七年,山东巡抚张汝梅送给太后的寿礼就有两架如意:一家如意刻八仙贺寿、群仙各异栩栩如生,另一架刻百子祝寿,细致处细若发丝,神态和蔼可亲,被称为绝迹。建国后,楷雕多次参加全国和世界工艺美术展览并获奖。1984年,楷书雕刻的“八仙如意”被国家外事部门选为国家主要领导人出访的礼品,为国争光。曲阜楷木雕已经成为高贵、典雅、吉祥、和谐的象征。凡是来曲阜旅游观光的,都会购买比较正规的雕刻艺术品,或收藏观赏,或作为礼品赠送。曲阜楷木雕受到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广泛赞誉。这些都充分反映和证明了曲阜正则雕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