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双歌在水语中被称为“旭早”。是水族人民喜闻乐见的说唱艺术,在婚丧嫁娶、立房盖屋、节庆宴会等场合都会演唱。分布于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水龙、三洞、中和、九阡、塘州、廷牌等水族聚居区。三都水族自治县是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中亚热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暖宜人。全县人口约32万,其中少数民族30.4万,占全县总人口的96.8%;水族人口20.24万,占全国水族总人口的50%以上。该县位于云贵高原的东南斜坡,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峦起伏,溪流纵横,其间夹杂着起伏的丘陵和平坦的堤坝。素有“九山半水半田”之称。由于境内重峦叠嶂,地形错综复杂,交通相对闭塞,与外界沟通较少,构成民族民间文化生长发展的独特地理环境。
双歌是水族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形成的,但它具体兴起于什么年代,至今没有任何文献记载,只能从水族民间演唱的作品和它们流传的情况来看它的发展史。古体旭早以水族民间歌谣的音调进行演唱,仅在演唱前加上简短的韵白,内容多是反映开天辟地和先民们艰苦创业的内容,一般是在婚丧、祭祀、节日场合唱的贺歌,大多没有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清朝未期至民国期间,旭早由古体向今体逐渐演变。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旭早艺人潘老关根据都匀一个石匠到三都中和修桥的事实编唱了《修桥》,开创了今体旭早的先河。潘甫贞编唱的旭早《逃荒人与吃粮的》,表明体现水族人民生活面渐次拓宽的旭早不断涌现。今体旭早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有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刻画,明显区别于古体旭早。另一方面,受汉文化的影响,敏感的水族旭早民间艺术家把一些汉族故事编成旭早演唱,丰富了旭早的内容,进一步促进了今体旭早的形成。今体旭早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艺术形式上产生突破性飞跃。说白由韵白改为散白,且有一定故事性;说唱内容注重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塑造,大多有一定寓意。
双歌是水族独特的一种歌谣形式,双歌分为两类:一是敬酒、祝贺、叙事的双歌;二是带有寓言性质,有说有唱,兼有简单表演的综合艺术型的双歌,简称为说唱结合双歌。祝酒类双歌是一唱一合,甲唱一首,乙和一首,两人所唱的歌构成一双;也有甲方唱的歌为一组,乙方也相应唱一组以回敬,两人所唱的歌构成一组。这类歌多在庄重热烈的酒席上演唱,也称之为酒歌、大歌,这类双歌因地域不同,歌头、歌尾的唱和帮腔也有差异。水族祝酒类双歌,歌首有众人同唱的起歌唱和,歌尾有众人重复末句的陪衬和帮腔,这种调动在场人员积极投入参与的方法,既起到烘托场面气氛的作用,又具有鼓励和祝贺的美好意愿。唱歌往往以自谦、自责和盛赞对方为咏唱的主要内容,和者也是反其道应唱。总之多以互相赞美、互相谦让的内容为主调,以期实现情感交流,增进友谊的目的。从结构上看,祝酒类双歌没有说白部分,双方对于同题材的唱和最多三四回合即告一个段落。
说唱结合的双歌,分为说白和吟唱两部分。说白相当于序言或小引,起到介绍吟唱主体角0况、引出故事或直接叙述故事的作用。说唱结合的双歌基本结构是:一是说白;二是呼唤式的歌头衬腔;三是主体吟唱;四是感叹式的歌尾衬腔。这种形式多出现在情节比较简单、故事性较弱的寓言式双歌中。这类双歌较多,是水族双歌最主要部分。说白一般有三种形式:一是以很精练的语言道出故事梗概,或说明吟唱目的。二是说白内容比较完整,有时间、地点、角色及其相互间关系及活动情节等。三是通过较复杂的情节描述,叙述角色间的矛盾冲突构成生动感人的故事,并常常蕴含着一定的哲理性与讽喻意义。
说唱结合的双歌,歌头的起声唱和,与祝酒双歌有相同唱和方式,热烈的衬腔,使场面气氛更加融洽,使演唱者及听众精神为之振奋,同时也给演唱者以舒缓、回旋与思考的短暂机会。帮腔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突破慢板吟唱造成的单调与枯燥的格局,使得整个演唱更加充满情趣。双歌一般在酒席或宴会上演唱,无乐器伴奏,但有的歌手会在演唱时就酒桌上的筷子等击节而歌。
水族双歌的传承以社会性、松散型为特征。作为水族特有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在双歌发展的鼎盛时期各村都有一批公认的代表性艺人。他们是潘老关、潘光灿、潘甫真、潘静流、潘世渐、韦格、石勉、莫小妹等。
水族“旭早”是一枝独特的奇葩,它根植于水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中,其内容反映了水族人的历史文化,是研究水族历史和文化的一个重要部份。其歌词采用朴实朴素的民族语言,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富有民族风格的唱腔形成了一种明朗而含蓄,奔放而热情的民族性格音调。而其中打和声的演唱方式,别具一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大融合,各种文化的交流日益普遍,水族文化也受到了冲击。加上广播电视的普及,水族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对歌不再是水族的主流娱乐,而是成为了一些仪式中的一道程序。一般调查,只有40岁以上的水族人才对双歌等水族文化略知一点,他们中的大部份人也还着民族服装,年青一代几乎完全汉化,他们不再着民族服装,对民族传统的东西也知之甚少。如果不加以保护和传承,双歌这种独特而优秀的民族文化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