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泉,位于循化街子镇三兰巴海村,距县城5公里。十三世纪,撒拉族祖先从中亚撒马尔罕率领族人,牵一峰白骆驼,,驮着故乡的水土和一部手抄本《古兰经》,历尽艰辛、万里迢迢来到这方热土,暮色苍茫中走失白骆驼,第二天发现骆驼卧在一眼清泉中,化为白石,他们试量水土与故乡完全相同,决定选择这里为永世的家园,遂名为“骆驼泉”。
骆驼泉传说的由来有什么故事?
骆驼泉是撒拉族珍贵的历史遗迹。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700多年前的元代,中亚细亚的撒马尔罕地方,居住着一个充满英雄业绩的部落。首领是阿合莽、尕勒莽两兄弟。他们兄弟俩率领族人出征作战,每次都能取胜;带领部落的人四处作生意,每次也都能发财。因此,阿合莽和尕勒莽两兄弟在众部落中的威望也一天比一天高。撒马尔罕的国王出于忌恨,和王公贵族们设下奸计,要把他们兄弟置于死地。
于是,阿合莽和尕勒莽便率领族人进行了一次艰难、壮观的民族大迁徙。他们牵上了一匹白骆驼,灌上了一罐清亮亮的故乡水,装上了一袋肥沃的故乡土,还带上了一部《古兰经》。他们跋山涉水,终于将要翻越的第30座大山了。突然发现驮经的骆驼不见了,大家四处寻找。寻到天亮,人们在街子河东边沙坡下,看见了一池泉水。白骆驼已经变成了一尊洁白的石头。附近已经变得密林层层的丛山上,紫气氤氲;金灿灿的黄河两岸,川道平坦。人们拿出故乡的水和泉水比,两处泉水一样的清亮,一样的甜醇,他们取出故乡的土和河边的土比,两地的土壤一样重,一样肥沃。人们欢呼雀跃,举起《古兰经》顶礼膜拜。哦,这就是千里寻求的乐土呀~从此,他们把这一池永不枯渴的清泉,亲切地叫做“骆驼泉”。
如今在撒拉族青年的婚礼上,仍然可以看到这样的舞蹈,有两个人翻穿皮袄扮演骆驼,另外两人身穿长袍,缠上头巾,扮演尕勒莽和当地的蒙古人。他们边舞边唱,一问一答,追述祖先迁徙的过程和沿途的见闻,以生动的歌舞来纪念祖先为寻找乐土所经过的艰辛历程,赞美撒拉人勇敢不屈的性格以及同蒙古人的深厚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