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子期传说由来已久。春秋时期,《吕氏春秋》是最早记述伯牙与子期的故事。此后,各类史书、文集和地方志多有记载,明代冯梦龙所编撰的话本小说集《警世通言》使“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故事更加大众化、民间化,以至家喻户晓,流传广泛。
伯牙子期传说里有怎样的故事?
伯牙子期传说是中国为数不多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民间故事,对于研究先秦文化,特别是楚文化具有重要价值。伯牙子期传说还是我国最具影响的与音乐有关的传说故事,其内容涉及许多古琴知识,是我国进行古琴研究和古琴教育的重要资源。源自伯牙子期传说衍生出的知音文化,已成为武汉城市人文精神之源、中国和谐社会的历史典范和世界文明交往的共同财富。
2300多年前,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发生在今武汉市蔡甸区马鞍山下的汉水古道。春秋战国时期,晋国上大夫伯牙奉君命出使楚国后,乘官船沿汉江而下。时值中秋节遭遇大雨,伯牙在今蔡甸区马鞍山下的汉水古道停泊,抚琴自娱。当地樵夫钟子期恰好在此避雨,听出伯牙琴声中“志在高山,志在流水”的心声。伯牙感遇知音,与子期结为兄弟。两个人畅谈一夜,依依惜别,相约明年此时此地再相会。到了第二年中秋节,伯牙如期而至,子期却已因病去世。伯牙悲痛欲绝,在子期坟前抚琴一曲,哀悼知己,后割断琴弦,摔碎瑶琴,发誓终身不再弹琴,因他认为世上再也没有知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