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豫剧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在一次报道中将河南豫剧和京剧进行对比时所称,京剧是城市小姐,豫剧是农村姑娘。豫剧以河南地区人民的劳动、生活经历为主,面向的群体大多是河南民众,所以自然带有强烈的本土文化气息,与京剧相比,自然更贴近河南生活情趣。从豫剧团体的架构和形态来看,主要分为国营的豫剧团体、民间非营利性的豫剧团体和民间营利性的豫剧团体几种。国营的团体,其必然成为政府文化的名片,因而在选拔人才、打造代言人、宣传推广、购入服装道具、租用场地、培训人员和发放工资薪酬等方面都获得政府的支持。豫剧团体本身也会做一些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活动,以维持剧院更好的运营。

  豫剧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

  如今,在各种文化的冲击下,人们的艺术选择日趋多元化,而选择“流行音乐”“现代舞蹈”“电影电视”的较多,很少有人会选择河南豫剧,更不用提主动购票来剧院观看。另外,在网络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通过网络即可观看自己喜爱的河南豫剧,无需到剧院购票观看。河南豫剧如同很多传统艺术形式一样,也出现了一种尴尬的局面,在运营和发展方面现状堪忧。当今时代,要想大力弘扬我们的传统豫剧艺术,就必须进行豫剧的改革,让更多的现代人理解与欣赏河南豫剧之美,从而推动河南豫剧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一些非营利性的民间艺术团体主要由河南“夕阳红”老年戏迷组成,这些老人年龄较大,每周都会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进行娱乐性的演出。他们的这种演出并非像剧院那样有场地、服装、专业乐队伴奏等进行辅助,只是凭借一个音响、一个话筒进行表演,条件好一点的会有二胡和梆子进行伴奏以辅助演唱。但他们对河南豫剧的喜爱程度之深令人动容。这种情况在河南的各个县市都可以看到,而观看这类演出的人也大多数是老年人,很少看到年轻人的身影,由此可见,豫剧欣赏年龄居高不下,这种状况的确也值得我们反思。

  营利性民间艺术团体主要是指一些小型的团体进行豫剧的商业演出,这种团体进行私人化管理,而专业水平比非营利性的演出团体要高。加之河南有一种风俗习惯,部分地区如豫西南地区每逢红白喜事、庙会等,便会邀请豫剧团体来演出助兴,使得营利性的民间艺术团体有了很好的发展空间。与国营的豫剧团体相比,营利性的民间艺术团体凭借较低的出场费用、专业的演员及演出设备、灵活的演出剧目、自由的演出形式等优势,更受老百姓的喜爱。这些营利性的民间艺术团体诸如灵巧的经营方式、流动性的舞台演出等成功经验,也值得国营团体进行学习与借鉴。

  在豫剧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不仅仅有这些豫剧团体在推动,政府在其中的作用也是可圈可点的。比如豫剧文化进中小学生校园、豫剧文化进大学生校园、豫剧公益演出、豫剧博物馆展演等一系列的活动,都由政府主持操办,让学生和成年人在不同程度上接受到了豫剧的熏陶和感染,体验到了河南传统文化独特的美,这些活动也得到了广大民众的一致好评。在河南豫剧进校园的活动中,一些学校专门为河南豫剧开设了课程,培养学生对河南豫剧的情感,让喜欢河南豫剧的学生有机会可以学习到纯正的豫剧。这一活动对河南豫剧的传承和弘扬起到了很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