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咙是声音发出时的必经之路,如果开的不够大而企图发出一个丰满而圆润的声音是不可能的,同时,喉咙又是气息呼出吸进之处,如果喉咙紧锁着,声音就只好去寻找另外的通路,要不就只有闷在里面。这样,在唱戏时,把喉咙打开,放下喉头并稳定在吸气的部位,它的意义在于能够使声带在正常情况下运动,并使声音得以正常发挥,进而更加轻松地驾驭作品,更加完美地演绎戏曲作品。打开喉咙及训练的方法包括:“打哈欠”及瞬间“喝气”。
京剧演唱前打开喉咙及训练方法有哪些?
1、“打哈欠”的训练方法。
引发打哈欠是指刚要打哈欠并没有到打哈欠的高潮的最大扩张。因为引发打哈欠的状态是“打开喉咙”的最佳状态。这时的鼻腔与咽腔肌肉刚开始兴奋,借助这种兴奋的舒展和轻微扩张的力,建立鼻咽腔向上抬张的运动。调控这种运动的适度性是最难的。如果演唱者不能准确把握引起打哈欠的鼻咽腔向上抬张的运动调控,而用“扩张”这种最大的“打哈欠”建立鼻咽腔向上抬张的运动,就会带动喉头周围肌肉的紧张和用力运动,这样不仅保持不住喉头周围肌肉不受干扰,而且用的力往往会过头,不但甩不掉喉头的劲,还常常发生撑着唱的弊病。
2、瞬间“喝气”的训练方法。
当一个人受到惊吓时,紧张的神经系统会使腔体迅速扩张。借助这种惊讶的瞬间向里“喝气”,就会感到咽部有凉爽感,喉头有种“向后撤”“向下沉”的感觉。重要的不是“喝凉气”本身,而是产生“凉爽感”的各部分器官的动作变化,它不但降低了喉头的位置,而且改善了咽喉的形态。这种突发性的扩张运动,可在瞬间把喉咙打开,此时的状态就是演唱时的正确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