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非遗文化

致力于探索中国非遗手工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

Explora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China

针灸的原理及作用有哪些

  针灸包括针刺和艾灸,是通过穴位刺激穴位、疏通经络或用灸草加热的一种治疗方法。针灸除了疏通经络,还可以帮助人体滋养脾胃,帮助阳气散寒,起到治病防病的作用。针灸是中医治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腰疼、痛风、中风、鼻炎等多种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且针灸治疗几乎没有副作用,相对更安全。

  针灸的原理及作用有哪些呢?

  一、针灸的原理

  针灸包括针法与灸法。针法即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将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皮肤,并运用提插、捻转等手法来刺激特定的部位,帮助疏通经络,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刺入的点即穴位。人的身体一共有三百多个穴位,不同的疾病所选取的穴位是不同的。而灸法则是指在穴位上用灸柱或灸草进行烧灼、熏熨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主要是利用热的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由于主要选用艾草,因此也称为艾灸。另外还有桑枝灸、灯芯灸、柳条灸、隔药灸等方法。

  二、针灸的作用

  1.疏通经络

  人体的很多疾病往往是由于经络淤阻引起的,经络不通,人体会出现肿胀、麻木、疼痛以及瘀斑等症状,而针灸可以帮助疏通经络,令经络畅通,从而使气血运行正常。

  2.培补脾胃

  脾胃为人体后天之本,如果人体的消化功能出现问题,也会影响到人体健康。人体脾脏喜燥恶湿,被湿邪侵犯,很容易影响到消化功能。夏季时通过针灸的手法培补脾胃,有健脾化湿的作用,帮助我们远离腹泻、腹痛、腹胀等症状。

  3.助阳散寒

  在干燥季节,除了呼吸系统疾病比较高发外,阳虚症和颈肩腰腿痛也十分常见。冬季寒气较盛,人体在冬季因受了寒邪而引起的疾病,在冬季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到了夏季,人体阳气充盛了,才可以去除体内的寒邪。而到了夏至针灸,刚好可以帮助激发人体的经气,起到治病防病的作用。